多尔衮葬在哪里?

2024-04-13 -

爱新觉罗·多尔衮,明万历四十年(1612年11月17日)10月25日出生于赫图阿拉(今辽宁新宾旧城),努尔哈赤第十四子。 皇太极之弟,其母为努尔哈赤之妃阿巴亥,其兄多铎。 1626年被封为贝勒,后又因战功被封为睿亲王。 多尔衮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。 多尔衮足智多谋,勇猛善战,能够重用汉族谋士和将领。 指挥军队、将领,赏罚分明。 他善于把握战争大局,集中兵力,一一击败他们。 尤其能够把握时机。 皇太极死后,顺治皇帝年仅六岁。 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实际上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。 在他摄政期间,满清占领中原,清朝开始统治中国近300年。 多年的统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 他也是入关后清政权的真正缔造者和统一中国大业的杰出缔造者。

顺治七年12月9日,38岁的多尔衮在狩猎时坠马身亡。 顺治尊他为清成宗,谥号懿帝。 多尔衮在狩猎时坠马身亡。 但两个月后,顺治帝因多尔衮独断专行,迫害弟弟豪格,以及与母亲孝庄太后的复杂关系,于顺治八年二月剥夺了多尔衮的爵位,并挖了出来。他的坟墓。 直到乾隆时期,睿王爵位才恢复。

多尔衮身材瘦削,留着长胡子。 他常患风病。 入关后,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。 他常常“头晕、眼睛肿、身体不舒服”。 初到北京,他再次遭遇“病剧”。 顺治四年后,因风病加重,跪拜不便,使他感到“事事日趋繁杂,厌烦处理任务”,因而心情烦躁。 、生气且容易发怒。 。

满族贵族喜爱用猎鹰狩猎,多尔衮亦是如此。 礼部议定了摄政王出猎的礼节。 顺治二年,北京的几个日本人亲眼目睹了他带着数千只鹰去打猎的盛况。 “街上的人和其他人都会跪倒在地,等待他过去。” 顺治七年十一月,多尔衮到古北口外打猎。 他可能从马上摔下来并受伤了。 他的膝盖受了重伤。 他涂了冷膏。 太医傅印祖认为是用错了药。 (根据外国传教士的记载,据说“他的死亡百分之八十是因为打猎时摔倒造成的。”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,从马上摔下来造成的伤害使风病更加严重, 1650年12月31日,十二月初九,多尔衮在喀拉城病逝,享年三十九岁。 当他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时,朝廷震动,顺治皇帝下旨“臣民哀悼”。 多仲的灵柩被运回北京,顺治帝率领诸王、贝勒、文武百官较容易接受。 出东直门五里来迎接。 顺治帝颁布《摄政王多尔衮驾崩诏书》说:“昔文太宗即位,诸王大臣拥护父皇及摄政王,吾皇父及摄政王坚持臣服,拥护我。还有。平定中原,迷惑天下,有大德大业,史无前例,可惜……我为病客,心痛,率领中外丧礼,皆依天子之礼。” 后又下旨,封多尔衮为“义皇帝,庙号成宗”,封元妃为“义皇后”。 这位无冕之王生前未能称王,死后终于被尊为义皇帝。

顺治为多尔衮选择了东直门外的墓地,俗称九王陵,占地300余亩。 多尔衮墓的墓顶坐北朝南。 前面有大殿、月牙河、汉白玉桥、汉表、石人、石马、神道。 墓后有一座三片夯土山,高约十米,东西长约十米。 100米。 月牙河西南不远的一个高坡上,有逍遥王庙(现亚洲大酒店所在地)。

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于满族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,因此他专断独裁,树敌众多。 此时距他去世仅两个月,即顺治八年(1651年)2月21日,距离多尔衮去世不久。 三个月后,顺治帝为巩固即位后的皇权和至高尊严,利用多尔衮政敌苏克萨哈、吉日哈朗等人的举报和揭露,向中外颁布诏书,公布了多尔衮的罪行。 指出多尔衮“谋反阴谋属实,神人愤慨。恳请天地、宗庙、社稷,追查夺取夷、母、子、妻所得之典”。 ”。 据外国传教士魏匡国在《鞑靼战争》中的记载。 当顺治帝“发现白氏叔父活着,心怀不轨,从事暧昧犯罪活动时,非常愤怒,下令毁掉华丽的阿玛王(即多尔衮)陵墓,掘出尸体。” ......他被棍棒殴打,鞭打,最后他的头被砍掉,他的尸体暴露在公众面前,他雄伟的坟墓化为尘埃。” 多尔衮的亲信也大批被处决或贬职。 并废除了睿王府(康熙年间改建为喇嘛庙“目格拉寺”,后被乾隆命名为普渡寺)。 九王墓被夷为平地,墓地上种植的松柏全部被砍伐。 直到乾隆时期,九王墓才得到重修。

一百多年后,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,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,认为多尔衮“遣诸王,追歼贼寇,平定边疆,一切创作规模皆有计划”。 ” 寻机被皇帝始祖的战车赶进京城,建立了国家,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。 他被“诬陷谋反”,冤狱入狱。他受到一道圣旨的惩罚:追封福雷亲王为五皇子,子孙继承爵位,有权享受皇位。并重修了他的陵墓,“世袭而不可替代”,成为清朝八位铁帽子王之一,但“义皇帝,庙号成宗”的尊号却没有恢复。乾隆想要纠正曾祖父造成的冤屈,实属不易。

纵观多尔衮的一生,他的功绩远大于过失,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物。 尤其是在清朝统一中国的问题上,他具有杰出的洞察力和勇气,这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。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