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作义将军故里——安昌村

2024-04-12 -

盐湖水系统调查第 583 天

进入临猗县孙集镇安昌村

黄河旅游一号公路临沂段北起孙集镇南繁村,南至东张镇西宜村。 规划总里程106公里,其中主线59公里,支线47公里。 途经3个镇、18个村。 西侧是宽阔平静的黄河,沿河有数千亩荷花、鱼塘、芦苇荡、湿地。 东侧是黄土旱台绿化与峨眉山沟壑纵横交错形成的绿色景观长廊。 漫步其中,与河水共舞,与绿色相伴,犹如行​​走在画中。

——傅作义将军的家乡安昌村位于黄河一号公路旁。

将军故居成为名片

“在历史关头承载大义,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贡献”。 安昌村口高耸的“仁义巷”牌坊两侧的这幅对联,是傅作义为国大义的真实写照。

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出生于安昌村,自幼酷爱武术,考入山西太原陆军小学、北京清河陆军中学、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。 参加山西辛亥起义。 北伐期间,他坚守涿州。 在抗日战争中,他立下了赫赫战功。 解放战争时期,北平发生和平起义。 新中国成立后,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、国防委员会副主席、水利部部长。 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,受到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邓小平的高度评价。 1974年4月19日逝世,享年79岁。

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时,派高级技术人员为运城市第一个引黄工程——临沂甲马口电灌站建设进行勘察、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,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为家乡的水利事业做出了贡献。 贡献。

据傅作义故居负责人傅创杰介绍,这条“仁义巷”是根据傅氏家族传承的家风而建的。 傅作义家有兄弟10人,名字按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柔、善、敬、俭、宽”的顺序排列。 当时建有一座牌楼,但因年久失修,早已倒塌。 现在原址上重建,旨在传承和弘扬儒家仁义精神。

傅作义故居已有180多年的历史,是临猗县唯一的国家2A级旅游景区。 傅作义故居原有两栋建筑。 现在的故居是老宅,是傅作义祖父傅文鼎创办的。 傅作义小时候就和爷爷、奶奶、爸爸、妈妈在这个院子里生活了十几年。 这三栋新房是傅作义的父亲傅庆泰建造的。 1938年冬,侵略者入村后,因傅作义对长城和绥远抗战的仇恨,拆毁了三间新房。 所有有用的木材都被拿去建造炮塔,无用的则被放火烧毁。 。

临猗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傅作义故居建设,以建设爱国主义教育、生态旅游文化园区为目标,不断探索红色文化。 从2012年开始,按照“修旧如旧,保持原貌”的原则,傅作义故居的老房子和傅作义回老家吃饭、住的老房子,都在表弟傅作伟家进行了修缮。 1957年4月,该房屋进行了保护性修复。 同时开发了“仁义巷”、“铜像”、“爱国者树”、“傅家园”、“荷花池”等景点,创建了“傅作义生活”陈列室。 县文化和旅游局于2019年、2020年分别投资300万元、350万元,对傅作义故居景区进行第二次升级改造,新建奋斗广场、送礼堂、景观大道、观江长廊、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。

斗争大厅分为九个部分。 主要陈列百余幅各时期珍贵历史照片和众多实物资料,展示了傅作义以铁血抗辱、和平伸张正义、亲手治水、勤政廉洁的人生史。 2022年,景区将投资50万多元扩建傅作义故居景区,新建“黄河甜心”3D文化墙和观景平台,将进一步提升景区形象,打磨景区形象。文化名片。

傅作义的一生是平凡的,也是神奇的,也是辉煌的。 在风风雨雨中坚定信念,在逆境中与党团结一致。 他的言行、功绩和成就,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内容,也是党史教育的宝贵财富。 近年来,傅作义故居和“傅作义一生”陈列室先后被授予“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”、“国家AA级旅游景区”、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点”和“ “运城中小学生研究实践教育基地”“运城社会主义学院现场教学点”不仅成为安昌村响亮的“红色文化名片”,更是黄河上重要的旅游点临猗县河流旅游板块,为推广黄河风情旅游树立了明确标杆。 。

黄河大桥连接山西和陕西

黄河在安昌地区宽而浅,是一条积淀深厚的徘徊河。 素有“三十年江东,三十年江西”之称。 两岸均为高出河床100至200米的黄土高原地貌,沟壑纵横。

正在建设的河包高速公路临沂黄河大桥是我省公路网规划的“三纵十一横十一环”第十一横(园区蒲张至临沂孙集)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也是连接山西、陕西两省的12座公路桥梁中,投资规模最大、桥梁长度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,于2019年11月开工建设。该桥位于山西省西入口处。安昌村。 它从河阳安昌村延伸至河阳三吉村,横跨河岸两侧,汇入中心。 今年主体完工后,预计明年建成通车。

河包高速公路临沂黄河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河小北干流峪口至潼关段,连接山西、陕西两省的高等级特大型公路桥梁。 它的建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 临沂黄河大桥全长5427m,其中主桥长3816m。 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,桥面宽度26m,设计速度100km/h。

据报道,1958年傅作义将军任中央水电部部长时,就已计划修建一座从安昌村到对岸的黄河大桥。 当时,中央水利电力部直属钻井队已经开始钻井设计。 当时,由于我国的造桥技术还很落后,所以请了苏联专家来帮忙建造。 但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原因,建桥项目被搁置。 如今,河包高速公路临沂黄河大桥的修建,不仅圆了傅作义将军的梦想,也圆了秦晋两岸人民的梦想。

石志峰说,修建黄河大桥的工人最多有三四千人,每月消耗最高的有10万元以上。 黄河大桥的建设给安昌及周边村庄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。 大桥建设局项目部撤出后,安昌村将在这里建设景区服务中心。

乡村情感与产业发展

安昌村隶属于孙集镇,位于临猗县西北端。 西濒黄河,与陕西省河阳市隔河相望。 东临峨眉山,海拔377.05米。 辖安昌、石村两个自然村。 该村总人口1830人,468户,9个居民组。 拥有耕地面积2924亩,漫滩地面积5600亩。 主要种植果树、小麦、莲藕、玉米、水稻。 ,人均收入约5600元。

孙集镇政府副镇长范永耀主持召开水系研究座谈会。 镇水管站站长孟斌,安昌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石志峰,傅作义故居负责人付创杰,安昌村村委会委员崔晓丽支部委员、村卫生室主任张志宝等参加。

石志峰说,从村南庭院出土的商代、西周青铜器来看,安昌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 关于村名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:一是安姓人先从外地迁来此地,称安家村。 后来,常姓人在此定居,两姓合而为一,称安昌村。 不过,该村目前中国不存在安、常两个姓氏。 主要有傅、崔、梁、张、杨五姓及其他七、八个杂姓。 另一种说法是,安昌村并非以其姓氏命名,而是古代先贤按照“国泰民安,国泰民安”之意而命名安昌村。

虽然靠近黄河,距离甲马口引黄不远,但安昌村却使用井灌,而不是黄河水。 全村有水井18口。 由于河边地下水浅,最深井达150米。 2018年,水利部门为该村配备了净化设备,现在村民喝上了达标的纯净水。

安昌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是滩地租金。 滩涂收入除分配给村民外,每年可为集体经济提供15万元左右。

2021年,安昌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,共投资190万元,重建人畜安全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,解决了供排水问题。 同时,投资160万元对傅作义故居进行建设,包括绿化、美化、小型游乐园建设、外墙美化等。目前,污水处理厂设计已完成,正在建设中。下一步将是实施。

安昌村1号公路西侧有一个占地40亩的鱼塘。 据介绍,该鱼塘由村里一家合作社经营,养殖鲤鱼、草鱼、鲢鱼等品种。 受疫情影响,近年来鱼塘产量有所下降。 面对销售困难,黄河一号公路和黄河大桥的建设将为鱼塘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。

石志峰表示,作为省市党史教育基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点,安昌村“将军之乡”的影响力与日俱增,景区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每年都有游客。 下一步,依托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和滩涂经济,规划建设600平方米稻米加工厂,同时开发农家乐、民宿等,多渠道增加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,把安昌村建设成为黄河岸边的旅游胜地。 一颗闪亮的珍珠。

相关链接:

文字| 韩锐

图片丨陈晨

编辑丨程丽丽

主编丨薛继新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